▏有人問我說 10 - 情緒週期 Part 2▕
上次聊過了如何知道「情緒高低點」,收到了許多夥伴們的私訊,肯定之餘,也問了後續的步驟。那,這次就來聊聊,知道高低點之後呢?
如果自我觀察很勤勞,經過兩個禮拜,大概就會可以有個感覺,自己情緒的高點,到低點,再回到高點之前,會經過所謂的中間值,在這裡,我們暫時稱它為「平靜期」。
若要形容這股感覺,此時呈現的狀態,大概就是:
身體的感覺是不會緊張,很放鬆,不太興奮。
有一種淡淡的安全感。 這種安全感會讓自己完全不在意「外在的人事物」的眼光與評價,就好像自己待在自己的能量場沒有被別人打擾一樣的自在。
身體的放鬆,對於「需求面」,沒有明顯的想要、不要、喜歡或排斥。
是一種平凡的安定感,沒有樂觀、與悲觀的評價。
所謂的「情緒週期」,就是在高低點之間擺盪,經歷了由平靜期向上爬升到高點、平靜期、走低到低點,再回到平靜期,這個,就稱為一個週期。
平靜期之後,再往高點移動,回到平靜期,擺盪到低點,無限循環。
同理可證,常在書本上頭可以看到「等待情緒清明」,意思就是,在這一個情緒週期中,你對於事情的感受,大致是什麼態度、想法、傾向,透過這幾個時間點的檢視,獲得明朗的過程。
來舉個例:
一個情緒權威女孩恰巧面臨生理期前期,滿腦子渴望想要吃冰淇淋,但是大腦、身邊好友都不斷提醒著她:「吃冰對身體不好,忍一下吧。」
然而,如果要以這個為例子,那麼,我就會建議她,好好感受一下:
在一個情緒週期中,走過「平靜期」、情續高點、低點,在回到平靜期,在這四個時間區段,問問自己:「我有好想吃冰嗎?」 而不是問:「我可以吃冰嗎?」
如果:
平靜期時的答案是:有點想耶。 情續高點時的答案是:想!拜託我要! 低點時的答案是:有點耶。 回到平靜期時的答案是:好像挺想的。
那就!吃了它吧。
當然,如果四次下來的答案=「也還好x3+算了x1」,那,你也知道衝動或賭氣去買冰,之後,會伴隨而來的,只有懊惱與後悔。
如果還是很害怕 / 不確定的,不敢做出決定,那簡單,再來走一次情緒週期,一樣走過「平靜期」、情續高點、低點,在回到平靜期,在這四個時間區段,問問自己:「我有好想吃冰嗎?」
第二次的過程,相信一定會更清楚自己想不想做這件事,慢慢的大腦聲音與身體的情緒表達,會變成不一樣的感受。
從中,這段觀察期間,也是個很棒的非自己檢視機會。你可以慢慢釐清,什麼是大腦介入、什麼是害怕自己犯錯(空白直覺的非自己)、什麼是想確認自己是對的(空白邏輯中心非自己)、什麼是過度在意他人眼光(空白意志力非自己)...etc.
當然,吃冰是小事XD(我覺得啦~~),就好像去小七買一杯飲料一樣,我們很難在櫃子前面,站超過一個情緒週期的時間,再來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想買那瓶飲料。畢竟,這些都是小事,就隨當時的感受悠遊即可。
但是,人生充滿了許多來到我們面前的邀請、人事物,等待我們做出回應,每次的決定,都代表著會把我們帶往哪個方向,踏上哪條道路。如果能夠在重要事情來臨前,熟悉自己的情緒小夥伴,想跟你說什麼。其實,還挺好的。
從一些小事開始練習吧。至少,我的購物車永遠都是99+的狀態。
想買?好好的問問情緒,也好好的觀察情緒週期,跑一次不夠,那就跑兩次。跑兩次還不夠,除了是個檢視非自己狀態外,跑50次也不是件奇怪的事,畢竟,從中能夠學習到,自然而來的等待,而等待,將能夠為你迎來合適的、對頻的夥伴,與機會。
這次,說明了如何跑情緒週期。
下回,如果有興趣想知道,再來聊聊,在情緒高點、低點,該最好心情上的因應(3)。
去制約之路,keep going...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