▏有人問我說 4▕
為什麼人類圖所說的內在權威與策略,最後引導到的方向,都是「等待」?
從生活學習開啟察覺,把自己完全投入實驗的我,想了想,這是我的答案。 雖然有點硬,但是,花了一年多順理這些脈絡,能夠有機會整理分享,也挺好。
這次,先討論策略面
策略VS等待
畢竟,在這世界中,充滿著不同類型的人,顯示者、投射者、生產者(包含純生產者&顯示生產者)、以及反映者,不是自己過活而已(如果事情可以這麼簡單就好),從出生,我們面對的,除了自己之外,還有外界與人接觸的議題,不管是環境壓力、社會價值觀與期待、人際交流、解決問題、寫小組報告、組隊打怪(咦?)..etc. 都需要與外界交流。
混在這麼多類型的大熔爐之中,整體的運作模式,就會默默地轉變成,追求快速、有效行動的顯示生產者(請想像把每個人的設計都疊在一起,最終,會成為九個能量中心都有定義的設計,這就是集體社會的運作模式),那,如何回到自己的設計,看清自己與大家的不同,尊重彼此的不同,也相信自己的不同,不需要刻意地迎合同質世界的編制。 這,就是每個人的學習與挑戰。 畢竟,我們所做的任何決定,到最後都是流入集體意識流之中,不管是惡是善,都是。這是一股全體共同運載的任務,與義務。
(對宇宙學有興趣&英文閱讀自在的捧油,超推薦可以慢慢接觸人類圖宇宙學,能夠慢慢了解宇宙萬物運行有其脈絡,每個人,其實都只是在宇宙大我世界中,被驅動的小齒輪,並受著自己原有設計所因應轉動,相關資訊列於文後)
如何順應自己的設計,全然「尊重」彼此的差異,給予空間與時間,是察覺開啟後,我的第一個學習: 「因為畢竟,大家都很急。」 如何在急忙當中,還是可以回歸自我,不容易,但是,有心,就辦得到。 .
從類型來看,等待
比方說:
1. 投射者的急(身為投射者,超有感受XD)
在團體中,透過聚焦就很輕易發現問題。急迫想為團體解決問題的心,就這麼懸在喉嚨,拼命發聲,沒人聽見。
「就是明明看到問題就在那邊,為什麼你們都沒發現,然後我講了老半天,你們都沒聽見。事後,還在那邊說,怎麼會有這種問題。啊我不是早就講了嗎?」~的那種急。
急躁,是自然,但是,是否能夠等待大家看見問題、需要解決的答案時,再提出想法?這就是需要等待。等待大家會看見你有能力給予方向與指引,並且接受如果沒有人發現,就代表這個問題,其實沒有你心底想像的,那麼迫切需要被解決。
2. 顯示者的急
一種是自己滿心想做的事,怎麼旁邊一堆人說不行,心急著想要以行為讓大家知道,這個是行得通,想要解釋卻懶得解釋~的那種急。
「我知道,這個就是我想做的,到底是為什麼需要獲得你們的同意?反正我做了,你們不喜歡,就算啦~」
有時,莫名覺得「應該、得要」把自己想做的事情,透過脈絡來說清楚,卻難以說出「我就是覺得這樣好,但是,到底是為什麼我需要向你解釋?」
其中,即便是與眾人有關的事情,決定發起了,也告知相關人等,不代表這件事情,就會「立即馬上」開始動起來。這需要「等待」在這件事情上,所概括需要合作的相關人,畢竟,每個人類型不同,也須尊重合作人自身的類型所因應的策略,除非,這件事情,你可以自己單打獨鬥,而不感受到寂寞,那,當然是,go ahead..(並不是去個頭)
顯示者當然可以想做什麼,就做什麼,但是,也得看看你的權威是什麼... 如果是情緒權威,還是得要等待自己,是否在當下興沖沖的決定,至少過一夜,再回歸感受,興沖沖的急躁,唯有等待才能看見方向。
3. 顯示生產者的急
接受任務與指派,或者是對事情有回應時,滿心想要以行動,讓人家知道他可以做出來,可以快速完成事情。所以,在當中擋它路的,還得停下來解釋的,或者是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好,而中途殺出來要給自己建議的,就會想要深呼吸,感到急躁。
沒錯。能快速融入狀態,找出脈絡,殺出一條活路,是你的強項。但,是否仔細感受,事情來到面前的當下,有沒有「回應」? 是真心有股動力渴望去做,還是,覺得這個自己可以做、沒有不能做,還是,為了不讓別人失望,還是,為了想要吸引別人目光?
一切都得回到原點,好好感受薦骨是否,在事情來到面前的當下,允諾給你滿滿的動力去執行。如果沒有,還是建議,等待他的確定後,再做,絕對會讓你再投入動能下,貴人滿滿來,事情順順der,在終了時感受滿足與愉悅。
4. 生產者的急
是急著想把自己覺得最完美的樣子,做出來,但在中間有卡關時,會磨人的感到急躁。 「是不是很遜,怎麼都做不來?到底需要磨多久,才能夠把畫畫的技巧精煉?」
除了同顯示生產者一樣,需要等待回應之外,碰到一件事情不如預期的卡關時,無法前進的卡著頭,讓你對自己感到沒耐性,有時,也擔憂旁邊的人沒辦法等待自己,擔憂到底要卡多久,才能夠做到自己想要的模樣與程度。
不過,請相信自己,如果一開始這件事來到你面前,就已經確認薦骨允諾給你滿滿的動能,那時機只是需要給予耐性,將在對的時間,來到你面前,讓你感受到最終蛻變後,那個你想要達成的模樣,只會突破自己的想望,沒有失望。
5.反映者的急
許多事物來到面前,在每個時間點的感受截然不同,好想要快快做出決定,看看感受如何?是否為自己帶來驚喜?但過快做出決定,通常伴隨著,是驚嚇,與對未來再次決定時,所伴隨著的猶豫與過度謹慎。
「是變東變西嗎?為什麼每次的感受都不同?是不是該就在當下做決定,就不會變來變去?」
如何在一個月的週期中,細細品味一件事情來到面前,讓你的感受是否始終如一,等待中,感受期堅韌的拉力,又或者,可能隔天就忘卻這股急躁,從中學習,把自己拉遠,看待每個來到你面前的事物。
學習觀察,感受,與抽離,將會讓你學習到對於外在環境的敏感,與反映現狀的能力。
總結
回到主題,人類圖所說的內在權威與策略,所對應的,是類型所帶來的策略。
等待,不是什麼都不做,是張開眼、打開腦、開放著所有的五感,感受這件事情,在等待的過程,回歸生活,你的感受是如何?
在開啟實驗後,有沒有開啟察覺,感受實際使用策略後,前後的差異?
我覺得,其實,「等待」,就是踏入實驗後,第一個需要開啟的察覺力。
除了「類別」所討論的策略,需要等待;下次有感覺,就來談談,第二等,等待你的權威怎麼說?
去制約之路,keep going...
──
關於人類圖宇宙學:
Komment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