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投射者的等待,是甜美不苦澀的



上了Mary Ann先前「一夜一類型線上工作坊。投射者之夜」後,突然記起三年前與好朋友一起出遊的經歷。其實當時,挺不愉快的。


雖說旅行沒有什麼奇怪的摩擦,或者是行程與自己預想的不符,要說讓自己感到不開心,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緣是不是很差啊,大概就是以下幾點:

  • 只要三人聊天時,很容易被打槍,讓人覺得自己講的話很不有趣。

  • 聊天時常常會被搶話,或是被打斷,話題就被忽略了。

  • 很容易被以開玩笑口吻,表示你的意見不重要,或者是說如果真的想去就自己去的玩笑話。


一種被排斥的感覺,在出遊時慢慢的漾開


是一點一滴地累積,直到倒數第二天的時候,我還記得腦子裡的我是跟自己說:「終於要回家了,天,好累喔。」


回台灣之後,也各別與兩位好友碰面過很多次,但是那種「被針對」感明顯不在,十分困惑地找不出原因,直到這次上了Mary Ann的課程之後,當場理解,獲得釋懷。


心裡似懂非懂,伴隨著一種三爻想實驗的瘋狂想法,讓我開始想要再找三年前的兩位女主角(相同的實驗對象),一起去花東走走,一樣是四天三夜的自助旅行(相同的時間長度&旅行方式),只是,這次試著使用Mary Ann的建議,看看這次的旅行,會是苦澀地哭著回來,還是甜美的成功回來。


Mary Ann建議:

當個背景人,如果沒人邀請,在群體中就不要主動講話。
  • 在生產者面前,不要主動發起,不要主動開口。

  • 邀請自己嘗試靜默,看看自己的觀察下來,角度觀點是什麼!

  • 去感受及體驗身體反應,看看這個活動對自己來說,是不是正確的邀請。

只要被邀請發表意見,只要講簡單的幾個點、不要講太長、不要提供過多的資訊。
  • 否則很容易被打斷,或者是對方會不願意聽。

  • 適時地加入問一個「yes or no」問題確認對方願不願繼續聽。


開始思考該如何「不刻意的」主動去發起這個活動邀請


而為了讓故事說明更清楚,來介紹一下本次兩位女主角(好朋友人設):

  • A女:顯示生產者,3/6 情緒權威,二分人。

  • B女:生產者,5/2 情緒權威,一分人。


某天,我在臉書上看到B女貼了一張多年旅行的照片,很明顯感覺到被疫情悶壞了的不只是我,她也是。當天,剛好跟A女約碰面,於是,我就跟A女說:「我在臉書上看到B女好想很想出去玩耶。那,妳會想要去花東嗎?」

A女想了想,說:「可以喔!那我來問問B女覺得如何!」沒多久,就看到A女在群組裡頭發問:「小美跟我都想要去花東耶,你會想要一起嗎?」

B女很快地就安排好公司請假,於是,變成了=自己間接被A女邀請,跟B女一起前往花東旅行。(好有趣的走向....)


在群組討論中,我也刻意的不主動詢問問題,就看整個討論串中很有條理的討論著:

哪天要去? 要去幾天? 要怎麼去?


而我,在裡頭就是靜靜的等待被詢問,值得注意的是,通常我不會在群組中等太久,對話串就會出現:「那就等小美回覆他覺得怎麼樣。」的邀請,然後,我就依照我想要的回饋,一切,在出發前都很順利的安排好:「四天三夜、住在池上、購買火車票到宜蘭之後租車前往池上住宿點」的大方向。


就這樣,要出發前我還跟三階的小組同學們分享這個行前緊張感,到底是會開心地回台北,還是會哭著回來,一週後就知道了。




有意識的察覺自己的行為模式


帶著實驗緊張的心情,跟出遊的興奮感,踏上旅程的我時不時就在心中默念:「不要主動開話題!」、「好好觀察A女跟B女的對談。」


四天三夜的反饋,我只能說要必須好好感謝Mary Ann的好建議,以及Joyce開成這個工作坊對我的幫助,在這趟旅程中,只要不要主動發起談話,靜靜觀察兩位的互動,很快的,他們的注意力就會移到我身上,而我也能在剛好的時機點搭上話,簡單地說出心中的想法。如果會講太久,也會努力的把話活生生的切斷(投射者講話真的會很長啊),並問說:「你覺得呢?」來把發話權丟回給對方。用這個方式,讓我以往老是被打斷話題,或者是變成句點王的苦澀感消去許多。


不知道是否是因為自己改變了態度,整個旅程變得好順利!

  1. 只要是下車到景點就是大太陽(明明那個禮拜全台灣都在下大暴雨)

  2. 只要上車就開始下雨

  3. 只要是到排隊美食景點就沒人排隊

  4. 只要是要吃什麼都一定吃得到


然而,三爻的反骨,真的是很有趣,就在旅程的一半,一切都順順利利,開開心心的時候,腦子突然閃出:「如果現在不要等到邀請,什麼話題都直接發起,會是什麼一回事?!」但實驗證明,只要我故意開始發起話題,講要去哪邊玩,或是故意改變行程,就會被拒絕,或是被開玩笑的說那你自己去之類的回應。


厲害了吧!真的不瓜張!


錯愕又佩服的瞬時記起了Mary Ann苦口婆心地說:「投射者來這世界上,是要被邀請他觀察看到的觀點。當投射者靜默在一旁看著,但不說些什麼的時候,是很美的。雖然,生產者不一定有能量去傾聽,但是,等待生產者開啟時,能量場被接納的那一刻,是很美好的。


回台北後,仔細思考著這次實驗的回饋,真實的感受到其實「投射者」能有智慧去觀察到生活上的多種面貌,但這些細微的感受,不一定要「主動」跟別人分享,自己慢慢的感覺就很棒了(難怪我每次自high的時候,只要在一群人當中主動發言,並不一定會引起共鳴,聽眾都飄走了還講個屁...),不要害怕需要等待別人看見自己,才能夠獲得肯定,因為肯定自己,並不是透過別人的認可。


下一步,就是學著身處在自己的能量場裡,靜靜地關注生命中流動的人事物,透過來「被邀請」後,再來引導他人。若遇到不開心的事情,就當成是一種反饋與提醒,看看發生的事情是否有依循「內在權威與策略」,進而調整。希望運行一陣子之後,苦澀會慢慢蛻去,會感受到被接納、被珍惜。而生命是會在面前開展的。



來吧!投射者們,看見自己的光!


「投射者,你得先看見自己,否則,誰能看見你?」


這是Leela在課堂中對投射者們說的話,我一直放在心裡很久,當時心想:「看見自己的什麼?」


透過 2023 年一整年的投射者陪伴計畫,過程中發現,投射者很適合(需要)與其他投射者一起學習,在彼此關注之餘,找到自己與他人相近與不同之處,進而珍惜、欣賞自己的不同,將時間投注於其中。


現在的我懂了,看見自己,就是看見自己的能與不能,看見自己的愛與不愛,看見自己的需與不需!


從自己的設計看見,明知道自己不能,卻為了要向外界證明,而投注了許多精力與時間;知道自己不愛,卻難以向外界表態;知道自己不需,卻因為一時衝動而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。


2024的投射者計畫,有兩個主軸

2024年的投射者計畫,依照每一位投射者的不同偏好,提供兩大主軸的活動與服務諮商內容:


想熱鬧參與投射者主題活動

參與投射者主題的實體 與 線上群體活動,從主題接入了解投射者特質與運作模式,包含了線上與線下兩種;日期與主題都已經敲定囉^^






有點羞的一對一主題聚焦諮商

想要專注於自己的設計,從投射者的角度切入來看自己的運作模式,透過一對一投射者入門與進階解讀,搭配解讀後三個月的生活察覺引導,讓苦澀不再勾勾纏,感受成功。


每一位投射者的設計不同,進而調整、整合成每個人所需要的解讀方法,讓我們透過階段式的自我認識,讓頭腦的知識與身體的運作逐步協調,讓權威與策略成為自己的慣用手法,挖掘出自己的成功生活感。


投射者陪伴計畫,走入第二年,希望身為投射者的我們,都能夠看見自己的光!





去制約之路,keep going...

398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Kommentit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