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空白直覺中心觀察:你會怕自己設計很空嗎

已更新:2024年2月27日




空白能量中心議題系列文之2


對於空白直覺中心的設計,Ra曾說過,對於這些人的設計,要感覺到很自在、舒服,是不可能的(看到這邊的我大驚,靠,為什麼要這樣啦),只是他們會一直覺得不安全感,最終,這些人的設計,因為對於安全感有敏感的特質,為整體社會所帶來的,就是扮演著時刻保持警戒being alert的角色。

因為整體人類的方向,除了不斷進化成為更好的模樣,也是需要活下去才行,不是嘛。

空白直覺中心的這群人,就是讓集體人類能夠相對保守、不隨興而為的安全閥。


關於直覺中心的小科普


具有察覺中心之稱的「直覺中心」,主導的是為了求存、活下去,每個閘門都代表了不同的「恐懼」議題,這種讓人感到不安的感受,讓人能夠具有固有的警覺力與注意力,去應對生活。


而有定義,與沒有定義的最大差別在於:


有定義的直覺中心,對於這些不安感,能夠具有與身俱來得以去應對的掌控力;


而,沒有定義的直覺中心設計,就相對需要透過後天學習,才能夠去面對身體所感受到的不安與恐懼感。


同時,也因為先天對外界環境的敏感,自然在成長過程中,學習到許多讓自己「感覺舒服」的療癒方式。比方說:生病時選擇溫和的中藥療程而非選擇藥效刺激的西醫療法。不斷的透過自我察覺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態,讓自己處在身體舒適的平衡感,是空白直覺中心設計自然而然會選擇的生活方式。



空白直覺中心的非自己議題,發生在自己身上時,真的不好嗎?


這當中還是得區分的喔(要不然人類圖怎麼會稱為區分的科學呢)。


以空白直覺中心「不健康的運作」:


假使空白直覺中心的設計,會在日常生活中,讓自己為了處在有安全感的狀態下,不斷的試圖透過依賴他人、藉由與他人相處,讓自己獲得安全感(比方說分離焦慮),而維繫著某些關係(但事實上這個關係可能不是對價、對等的健康關係)與行為模式、某些生活中讓自己覺得會幸運的,照著做一定沒事的(但事實上根本沒有根據與必要的)儀式感,不維繫這些關係、儀式感、行為模式,就會讓自己感到恐懼不安;


以空白直覺中心「自然」運作的模樣:


如果在生活中,能夠時時提醒自己在這種不安感的產生下,仍然不忘記去察覺自己的權威希望我們怎麼做,不會因此而隨興而為,又或者,不會因此而害怕做出自己權威希望的決定。


能夠分辨這當中的差異,是我們期待學習空白能量中心的非自己議題過程,能夠自己開啟察覺,並且自行檢視的學習過程。




但,你說空白直覺,到底可以做些什麼?


曾經,在剛開始學人類圖的時候,就空白能量中心的議題,讓我十分困擾。


因為從小就缺少安全感的我,很容易不知道在怕什麼,而感到恐懼。這股莫名的不自在,讓自己從小就被說膽子很小,怕東怕西,什麼都不敢自己來,愛跟年紀大的哥哥姊姊而不願意一個人。也讓我覺得,好欣賞那些什麼都不怕的人!期待自己變成那個模樣,但事實上要我衝起來,又讓我覺得不自在。


空白直覺設計有其運作的模式,只要避開以上的誤區,空白薦骨在練(學)習下:


1. 由於察覺力的高度敏銳,所以能夠察覺與自己互動的人的身體狀態;

2. 對於衝動行事的人來說,直覺中心空白的健康運作,能夠給予相對保守、謹慎思考的建議;

3. 對於他人的身體狀況,能夠敏感察覺到哪邊不太舒服,給予該症狀得以紓緩的協助建議;

4. 對於自己身體舒適的精細度,能夠掌握得很透徹,同時能夠把這種追求身體與外界平衡的方法與療癒方式,傳遞給需要的人;


這系列文章,是想要引導大家開啟另外一個思考方向!


有太多切入角度是以非自己議題,讓這原本是二元性的世界,在被定義與貼標籤的過程,變成了「好」或「不好」的兩個面向。但這當中,有很多沒有交代清楚,甚至有些模糊,當知識沒有整體理解,就會讓人感覺害怕。


在Ra所傳遞的人類圖,世界就是 this and that 所組成,沒有這個、怎麼會有那個,如果,世上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設計,我就是你,那麼,我還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嗎?(個體人思維的論調上身)


空白的能量中心,能夠為我們帶來的,是無窮的機會與可能,在過往的自己的故事中,如果不仔細回憶,大概光感覺現下所發生的事情、以及未來得要忙碌應對的事情,就已經應接不暇,怎麼可能有機會反芻沈澱、進而去思考自己從外界互動過程,拿到了什麼?


來喔!人類圖2024活動工商時間!


關於「類型」,今年會著重在於「投射者」,以及「顯示者」,推出一系列的工作坊,實體與線上的主題活動如後,邀請大家參考與分享給適合的朋友,搞懂自己的「類型」,就是用自己相處的第一步。


02/25 顯示者 x 實現平和 線上工作坊(2/22決定是否開班 還差兩位就開班囉😝)

04/01 投射者 x 線上 x 工作與自我定位

04/13 投射者 x 台北實體 x 投射者 x 滋養力

04/16 投射者 x 線上 x 與人互動

05/10 投射者 x 線上 x 家庭關係

05/18 投射者 x 台北實體 x 投射者 x 有三類

05/19 顯示者主題 / 實現平和工作坊 / 線上 (5/19. 5/26. 6/2. 6/9. 四周)



去制約之路,keep going...

Comments


©2024 by 鏡觀其變 Magic Mirror Human Design.

bottom of page